故事:夫妻AA生活10年,婆婆来家里养老,崩溃大哭:比养老院还贵

李老太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来儿子家里养老不过一个月,就花了将近2万块钱。她仔细算了一笔账,如果她去县里最好的养老院,半年都用不了这么多。一天午后,她找到儿子,说了自己的想法:“晓峰啊,妈想回老家了…”“怎么了,妈?”李老太突然崩溃大哭,像个孩子似的对儿子说道:“在你家养老比养老院还贵…”这是怎么回事? 01毛晓峰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。收到大学通知书那天,村里热闹极了。毛晓峰的爹毛三树敲锣打鼓,从村头走到村尾。只半天功夫,全村人都知道毛家出了个大学生。毛晓峰临行前,毛三树在村里摆了三天宴席,花了他几乎一年的种地钱。即便如此,他也觉得值。毛晓峰对当时的场景,记得特别清晰。毛三树挨桌敬酒,脸喝得一阵红一阵白。第二天早上,他趴在炕上吐了好长时间。到了中午,又生龙活虎起来敬酒。毛晓峰从没看过自己老爹那么开心,他觉得从前熬夜学习的每一天都是值得的。他考上北京一所重点大学,学得是中医。他之所以学医,是因为他的太爷爷就是医生。可惜的是,到了毛晓峰爷爷那辈,因为兵荒马乱,再加上经常天灾人祸,根本没法安心学习。所以,学医的路子到了毛晓峰爷爷那就断了。老爷子还在世的时候,曾经想过让自己的儿子,也就是毛晓峰的爹三树学医。谁知道他就是个榆木脑袋,根本不开窍。老爷子攒了一辈子老爹的医书,最后被锁进了柜子。02毛晓峰5岁那年,无意中翻到爷爷枕头里藏着的一把钥匙。他四处鼓捣,没想到打开了已经落灰的柜子。当毛晓峰的爷爷和老爹外出干活回来时,发现毛晓峰坐在炕上,正专心地看医书。虽然他不识字,不妨碍他看得认真。毛晓峰的爷爷一拍大腿,笑着喊道:“我们毛家学医的苗子有了!”从那之后,毛晓峰几乎把柜子里的书都看了一遍。上了小学,他开始识字。每天写完作业后,依旧津津有味地读医书。 别人家的孩子还在外面玩泥巴、玩弹珠,毛晓峰就已经一边翻着字典,一边研究医术了。不得不说,他真是承袭了祖上的天分。小学还没毕业,他就能给家里人把脉看病了。上了初中之后,毛晓峰更是能给家里人开药方。平时有个头疼脑热,或者身子不爽的,他都能看明白。毛晓峰的爷爷曾经拿着孙子给他开的方子,去县里的医院找过中医看。医生看过之后,还以为是有经验的老同行开的。听老爷子说,这是他还没上高中的孙子开得,连连称奇。03毛晓峰上了高中之后,他就已经确定自己未来要走的路:学中医。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,他每天下了自习之后,还要再看一个多小时书。有时候是医书,有时候是英语书。靠着过人的天赋,后天的努力,毛晓峰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。在大学学习的几年,他就像块海绵一样,不断吸收知识,不断充实自己。为了能留在北京,他考了研究生。毕业之后,又进入一所不错的医院实习。他接连考取了职业助理医师、中医职业医师的考试,经过几年的历练,终于成为科室里有名的毛大夫。在他28岁那年,经过一位病患的介绍,认识了他未来的妻子陈珂。陈珂是一名律师,跟毛晓峰一样,也是行业里的翘楚。两人的结合可谓强强联合。外人觉得有些遗憾的是,两人结婚近3年,一直没有小孩。或许这件事对于其他夫妻来说,是一件憾事。但对于毛晓峰和陈珂来说,这一切都是他们主动选择的。作为行业精英,他们不仅认知超越常人,很多理念也走在时代前沿。陈珂家境殷实,还出身于大家族,自然有很多规矩和禁忌。其中一样,就是两人结婚之前,做了财产公证。结婚之后,两人开了一个家庭账户,每人每月往里面存2万块钱,这4万元就是他们每月的生活基金。两人不仅在经济上实行AA制,还在时间上尽可能的“AA”。比如,毛晓峰去陈珂家里拜访岳父岳母一次,陈珂也会找时间,陪着毛晓峰回老家探亲一次。夫妻俩不仅丁克,还实行AA制,依旧亲密无间。 04就这样,夫妻AA生活了10年。毛晓峰36岁那年,他爹毛三树因为突发脑溢血人没了。家里就只剩下老母亲李老太。起初,毛晓峰的妹妹和弟弟跟老太太生活在一起。随着两人都考出农村,到了大城市生活,家里就只剩下老太太一个人了。毛晓峰的弟弟和妹妹还没结婚,都在忙着打拼事业,李老太也不想麻烦他们。她觉得自己一个人生活挺好的,可是毛晓峰不放心。他总觉得他爹还没享什么福,人就不在了,他不想老娘也是如此。起初,毛晓峰在家里给母亲安装了一个监控,如果她遇到什么事,直接通过监控喊自己就好了。可时间长了,毛晓峰觉得不行。有时候自己忙起来的时候,根本没时间看监控。他担心老母亲,便和妻子商量,把老娘接到家里养老。对于婆婆来家里养老这事,陈珂没什么意见,反正家里就他们两人,房子200多平米,肯定够住了。2023年的冬天,毛晓峰跟领导请了3天假,回老家接母亲。老天太听说儿子要领她进城,说什么也不同意。毛晓峰好说歹说劝了大半天,老太太终于同意了。之后,两人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收拾东西。李老太担心自己在城里住不惯,自己收拾了很多东西。比如,炒锅、钢碗、筷子和勺子一类的厨房用品,还有一些生活用品,最后整整装了两大箱子。毛晓峰觉得东西太多了,又给老娘精简了一下,凑成一个大箱子。第三天一大早,两人便乘车去了机场。毛晓峰也没想到,行李居然超重了。为此,他又花了几百块钱。这事他没让李老太知道,怕她心里有负担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,两人终于到了北京。陈珂有事来不了,请了司机过来接他们娘俩。回到家后,李老太发现家里的饭菜已经做好了。“晓峰啊,陈珂真是贤惠,居然能做出这么一大桌子的饭菜!” 说完这句话,保姆从厨房走了出来。“先生,您看今天的饭菜还满意吗?”“非常好,辛苦张姨了。”李老太才知道,原来儿子家里有保姆。平时想吃什么,只需要跟保姆说一声。04一晃,李老太已经来北京一个月了。这一个月,她过得心惊胆战。尤其看到儿子儿媳每天给自己买这买那,她心里就七上八下。“这得花多少钱啊?”毛晓峰担心母亲有负担,每次母亲问他价钱的时候,他总是说“不贵,现在打折,很便宜!”一天,李老太穿着儿媳妇给她买的呢子大衣外出遛弯。正巧撞见楼下一个老太太,跟她穿的一样的衣服。李老太觉得新鲜,便上前去搭讪,“大妹子,我看咱俩这衣服一样啊!”对面的老妇人听到这话,低头看了一眼,还真是一样。“你这是花多少钱买的?”“好像是3000多吧。”“多少?!”李老太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,又问了一遍。老妇人重复了一遍价格,又瞪眼瞧了瞧她,讪讪地走了。李老太记得很清楚,当时儿媳妇把大衣送过来的时候,告诉她只花了一百多块钱。这是怎么回事?吃完晚饭后,李老太把儿子叫到自己房间,询问道:“晓峰啊,我今天看见一个老太太,她说这衣服要3000多,可陈珂告诉我只有100多啊!”毛晓峰被母亲大惊小怪地样子逗笑了,安慰母亲说道:“您别管花了多少钱,放心穿就行了!”从此之后,李老太看家里的什么都带着一层有色眼镜。一天早上,她拿着一个药瓶,走到保姆房间,小心翼翼地询问道:“大妹子,你帮我看看,这个上面写的什么?”“这是补钙的!”“这得多少钱?”保姆仔细看了一眼牌子,伸出五个手指。“50?”李老太咬着牙说了一个自己觉得很高的价格。“再加个零。”保姆慢悠悠地说道。李老太听到价格后,惊得瞪大了眼睛。她赶忙跑回卧室,仔细数了数自己床头柜上的瓶子。“1、2、3、4…”李老太数完之后,彻底被吓呆了。光是她的床头柜上,就摆了将近20个这样的瓶瓶罐罐。每天一早上,毛晓峰就会来到母亲床边,从里面掏出十几粒药片,分三次塞到李老太的嘴里。她吃了快一个月了,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格。在她看来,这哪儿药啊,简直是往她嘴里塞金子呢!再加上儿媳妇给她买的大衣,还有一个金手镯,加起来肯定超过2万了。她好不容易挨到儿子下班,就赶紧把儿子拉进自己卧室。“儿啊,我想回老家了。”“怎么了,妈?”李老太望着儿子,再也控制不住了,她崩溃大哭,一边哭一边抽泣着,“儿子,妈成了你的负担了。在你家里养老,比去外面养老院还贵啊…”毛晓峰听着母亲一笔一笔地算着账,突然噗嗤笑了。 “妈,就算您不来,我和珂珂也是这样生活的。您来了,我们有机会孝敬您,高兴还来不及呢!你放心,儿子读了这么多年书,能供得起你!”“真的吗?”“当然是了。我和珂珂商量好了,等你调整好了,下个月要带你出国玩一玩!”李老太听着儿子的话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这一刻,她终于放下心来,从心底乐开了花,“有儿子儿媳真好!”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美食
甜瓜:ESPY演讲获大人物关注 未来将在LA开市议会
下一篇:唐山市开展新时代邻里节暨“花开‘迎新’季·香飘‘邻里’间”跨年迎新文明实践活动